公元1398年7月,坐上皇位不过一个月的朱允炆,便开始对他的叔叔们下手了。
他已经等不及了,因为他的爷爷朱元璋把事情已经做绝。如果,他的叔叔一旦起兵谋反,朝中连个能打仗的将领都没有了。
朱元璋觉得,把所有有能力能带兵打仗的武将扫除干净,就能保孙子皇位的安全。
就是没想到,他的儿子们手里都有兵,万一有哪个心存二心,朱允炆该怎么应对?
百密一疏,算计来算计去,他就是没有算计到朱棣会夺皇位。朱允炆当然不会坐以待毙,他要抢占先机,先下手为强。
只是,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01
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面对陈友谅和张士诚,他的作战方针是先灭陈友谅,因为陈友谅强大。
只要灭掉了强大的一方,弱的一方就好对付了。事实证明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天才,是有真本事的。
他能得天下并不是靠上天垂怜,命里该当皇帝,而是凭的真材实料。
反之,如果一个人没有政治头脑,就算被捧上皇位也坐不安稳。平心而论,朱允炆是个好人,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他当皇帝4年一心励精图治,为了把大明的基业发扬光大,做了不少努力。但是,他也是一个没经历过任何苦难,生在富贵窝中的公子哥。
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的长到15岁,直到父亲去世,被立为皇太孙,也是在朱元璋的庇护下,未曾经过任何风浪。
朱元璋一死一下失去了依靠,看着身携重兵的叔叔们,一个个虎视眈眈,不免有畏惧之心。
他清楚地记得,自己被立为皇太孙不久,有一回在路上遇到叔叔朱棣。他用手拍了拍自己的肩膀,斜眼看着自己,轻佻地说了一句:没想到你小子也有今天(不意儿乃有今日)。
当时吓得自己没敢说什么,正巧爷爷经过,骂了叔叔一顿,自己还替叔叔辩解,说他和自己闹着玩。
但是,叔叔看自己的眼神,自己却永远记得。
02
这样的事情在朱允炆的记忆里有很多,那是叔叔们对他的不屑一顾,对他的蔑视。
现在能为他遮风挡雨的大树倒了,叔叔们怎么可能心甘情愿臣服于他?所以他必须有所行动。
他的这些叔叔之中,能力最强的就是燕王朱棣。如果,他能第一个拿燕王开刀的话,也许明朝的历史就会改写。
可是,朱允炆没有朱元璋的文韬武略,当他身边的两位谋士齐泰和黄子澄,为先削强还是削弱争论不休时,他听取了黄子澄的建议,先从最弱的周王开始。
作为燕王朱棣的同母弟弟,朱允炆担心其支持朱棣,把他当作第一个目标。继位之初以“图谋不轨”的罪名废为庶人,流放云南。
同年12月,又以“贪虐残暴”的罪名,把代王朱桂迁至蜀地看管起来。
第二年5月,又以“不法事”的罪名,逮捕了岷王朱楩,贬为庶人。
同月,有以“私印钞票”的罪名,对湘王朱柏下手。可令朱允炆没想到的是,这位叔叔是个很有气节的人。
他没有低头伏法,而是把老婆孩子召集在一起,自焚而死。
朱允炆采取的是“先剪除燕王的羽翼,再对燕王动手的策略”,也正是因为他的错误措施,给了朱棣充分的准备时间来和他抗衡。
03
建文帝大刀阔斧的削藩政策,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的目的,朱棣当然也看得明明白白。
实际上他想当皇帝,不想臣服建文帝是真的,不想造反也是真的,因为造反的成本实在太大了。
当年他爹造反的时候,只有烂命一条,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又没有正当工作,也没有银行存款,根本无后顾之忧。
可就是这样,他在收到汤和信的时候,造反之前还左思右想,犹豫不定。
朱棣就不同了,他出身皇族,有权有势有地位,有老婆孩子。如果万一造反失败,失去的何止是这些,到时候连小命也得搭进去。
所以,他必须好好考虑考虑,这样的生意值不值得做。可现在不同了,建文帝已经举起刀,架在他脖子上,由不得他不反了。
于是,他开始大批招募士兵,并进行军事训练。他知道此时建文帝一双眼睛在盯着他,所以他充分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
建造了一座很大的地下室,周围竖起了围墙,并在附近养了好多鸡,地下室里叮叮当当地打个不停,外面只听得见闹哄哄的鸡叫声。
朱棣的聪明不只表现在这一个地方。1399年的5月,是朱元璋的忌日。按照礼制众皇子都要去京城。
朱棣预感到此去凶多吉少,便从4月份开始装病,而且病情越来越重,等到5月,已经病地起不来了。
04
于是,他只能派他的三个儿子代他前去。如果此时朱允炆不是那么优柔寡断,把他们仨个当作人质扣下的话,还有逆风翻盘的机会。
可惜,朱允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没有把握机会。当齐泰对他说,把这三个人扣下当人质的时候,他同意了。
结果,黄子澄却认为这样会打草惊蛇,应该把他们放回去,表明朝廷并不想削弱燕王的权力。
这样的理论当然站不住脚,因为朱允炆已经连续削了好几个藩王,世人皆知他“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把人放回去,无异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可建文帝偏偏就放回了朱棣的三个儿子,失去了控制朱棣的大好时机。也正是因为如此,后来朱棣谋反时,他才会哀叹:悔不用齐泰之言。
人生如棋,当机会一旦错失,就会满盘皆输。
朱棣正式起兵,是在1399年的7月。在此之前,他和朱允炆并没有撕破脸,只是在斗智斗勇。
在此期间,朱棣的聪明可以说是发挥到了极致,为了自己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他决定装疯。
为了让建文帝放松对他的戒备,他可以说是做到了,“做常人不能做,忍常人不能忍之事”。
建文帝听说朱棣疯了,便派人去查看。正是六月三伏天,躲在树荫下还嫌热的季节。而朱棣却裹着一床棉被,在太阳底下“烤火”,嘴里不停地说着“冻死我了”。
正常人谁会这么做?当然是精神病无疑!所以建文帝高兴了,叔叔疯了,自然就没有反心了,自己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朱棣也高兴了,自己终于有时间准备自己的计划了。
就在一切看似趋于正常时,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打乱了朱棣的计划,也让建文帝对朱棣举起了屠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