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低价乱价;如何做好品牌控价?

发布日期:2025-07-10 点击次数:111

要解决品牌低价乱价问题,实现有效品牌控价,需构建“基础体系+渠道管控+技术监测+投诉维权+第三方合作+消费者教育”的全链路解决方案。以下是具体策略及落地方法,

一、基础体系构建:明确价格规则与授权边界

控价的核心是建立清晰的价格体系和严格的授权管理,从源头避免乱价。

制定层级价格政策

设定产品的出厂价、经销商拿货价、建议零售价(全国统一),明确各渠道的价格浮动范围(如线上平台可差异化定价,但需避免跨渠道比价)。

提到“对电商平台(天猫、京东、拼多多)和线下渠道可差异化定价,但需避免跨渠道低价竞争”。

签订法律约束协议

与经销商、代理商签订《价格管控协议》,明确违规处罚条款(如罚款、取消授权、停止供货),用法律手段约束价格行为。

“签订明确合同,明确价格政策、销售区域和违约责任,确保法律约束力”。

整理限价表与授权名单

制定详细的限价表(明确各产品线的最低售价),并建立授权经销商名单(仅授权商家可销售),为后续监测提供基础数据。

整理限价表和授权名单,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经销商才能销售品牌产品”。

二、渠道管控:规范经销商行为,杜绝窜货乱价

渠道是乱价的主要来源,需通过溯源管理和奖惩机制约束经销商。

规范渠道授权

严格筛选经销商,禁止随意授权;对线上平台(淘宝、拼多多等)的店铺进行授权管理,禁止未授权店铺销售。

指出“禁止未授权店铺销售产品,避免线下经销商未经授权在线上低价销售”。

货物流向溯源

通过**一物一码(二维码、批次码、区域码)**技术追踪货物来源,识别窜货渠道(如线下经销商将货物销往线上),精准打击跨区域低价倾销。

经销商奖惩机制

建立经销商评分体系,对合规者给予市场支持、返点奖励;对违规者采取阶梯式处罚(警告→扣除保证金→减少供货→终止合作)。

三、技术监测:实时监控,快速发现乱价

借助技术工具实现全网价格监测,及时预警异常,避免乱价蔓延。

使用专业价格监测工具

部署价格监控软件(如PriceSpy、DataEye、第三方控价公司的自研系统),实时抓取电商平台(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的商品价格,识别低价链接。

设置价格红线预警

对产品设定最低售价红线,当价格低于红线时,系统自动发送预警,品牌方及时介入处理。

四、投诉维权:多维度打击乱价行为

针对已发现的乱价,采取沟通协商+平台投诉+法律维权的组合拳,快速清理违规链接。

先沟通,后处罚

对低价卖家发送控价函、调价函(明确价格政策与违规后果),要求其改价或下架;若拒不配合,再采取进一步措施。

平台投诉与知识产权维权

电商平台投诉:向淘宝、京东等平台提交投诉,以“低价倾销、未授权销售”为由要求下架违规链接。

知识产权投诉:针对盗用商标、盗图(官网/旗舰店图片)、侵犯著作权的行为,通过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系统投诉(如淘宝知识产权保护平台),成功率可达80%以上。

行政与法律途径

对严重违规(如恶意低价倾销、售假)的商家,向工商部门(12315)、消费者协会举报;必要时发送律师函或提起民事诉讼,追究法律责任。

五、第三方合作:专业力量赋能,提升控价效率

对于中小品牌或缺乏控价经验的品牌,第三方控价公司能提供更专业的服务,降低人力物力成本。

第三方控价公司的优势

专业技术:拥有自主研发的监测系统,实现7×24小时全网扫描,快速识别乱价。

实战经验:服务过多行业头部品牌(如美妆、3C、母婴),熟悉平台规则与投诉技巧。

法律合规:熟悉《反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等法律法规,确保控价行为合法。

成本效益:比自建团队更省钱,综合ROI更高(如某品牌通过第三方控价,利润提升25%)。

六、消费者教育:强化品牌价值,减少低价依赖

通过消费者教育提升对品牌价值的认知,引导其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减少对低价的需求。

宣传正品价值

通过官方公众号、旗舰店、线下活动宣传“正品的质量保障、售后服务”,强调低价产品可能存在的风险(如假货、无售后)。

引导正规渠道

提供防伪查询服务(如一物一码),让消费者快速验证产品真伪;在官方渠道标注“正规购买渠道”,方便消费者查找。

总结:品牌控价是系统工程

控价不是“一次性打击”,而是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结合“规则制定+渠道管理+技术监测+投诉维权+消费者教育”的全链路策略。关键是要提前预防(建立体系)、及时发现(技术监测)、快速处理(投诉维权),同时借助第三方专业力量,提升控价效率。

通过以上措施,品牌可有效解决低价乱价问题,维护品牌形象、保护经销商利益、避免恶性价格战,最终实现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首页
电话咨询
QQ咨询
产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