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将领扬言“抹去”加里宁格勒,俄方强硬回击:等同攻击本土

发布日期:2025-07-29 点击次数:89

“打量一下加里宁格勒……它四面都被北约国家包围,我们有能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将它从地图上抹去。”

7月17日,美国驻欧洲与非洲陆军司令克里斯托弗·多纳休在德国威斯巴登的军事会议上,面对北约军官的掌声抛出这句挑衅宣言。

24小时内,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斯卢茨基的回应震动全球:“攻击加里宁格勒等于攻击俄罗斯本土!这将触发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全面报复——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有赢家!”。

一场围绕波罗的海飞地的生死博弈骤然升温,北约的试探性威胁与俄罗斯的核底牌对撞,冷战后的欧洲安全框架正发出断裂的刺耳声响……

多纳休的发言并非临时起意。他背后是北约刚启动的“东翼威慑战线”计划,目标直指压制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的A2/AD系统。

这套系统涵盖“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S-400防空网及电子战设备,可瞬间覆盖柏林、巴黎等欧洲核心城市。

多纳休宣称北约已集结“相当于22个师的应对能力”,并计划在波罗的海三国建立快速反应走廊,切断加里宁格勒经立陶宛通往俄罗斯本土的陆路命脉“苏瓦乌基走廊”。

更危险的信号来自北约高层的协同行动。4月,俄罗斯总统助理帕特鲁舍夫曾揭露北约秘密演习方案:“占领加里宁格勒、封锁波罗的海、对俄核设施实施预防性打击”。

英国首相斯塔默甚至公开扬言动用核潜艇力量,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北约秘书长吕特相继附和。从密室推演到公开叫阵,北约的“红线试探”已撕下最后伪装。

加里宁格勒面积仅1.5万平方公里,却是俄罗斯插入欧洲腹地的“核匕首”。这里驻扎着波罗的海舰队,部署的“伊斯坎德尔”导弹10分钟内可打击波兰华沙,12分钟覆盖德国柏林。

更重要的是,该地储存着大量战术核武器——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数据显示,俄罗斯在此的核弹头数量足以让欧洲主要城市陷入火海。

俄方将此地定义为“本土不可分割的领土”。7月18日,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强硬定性北约言论:“这是敌意和侵略的延续,我们已启动核威慑政策的对应条款。”

根据俄罗斯2020年修订的《核威慑基本政策》,若本土遭常规武力攻击且威胁国家生存,俄有权发动核反击。加里宁格勒正是这条红线的象征——失去它,俄罗斯的波罗的海防御体系将彻底崩塌。

加里宁格勒的弱点与其战略价值同样突出。作为飞地,它的生存完全依赖两条“血管”:一条是经立陶宛的铁路,另一条是波罗的海航线。

2022年立陶宛曾封锁陆路运输,引发俄方强烈抗议;如今北约若重施故技,加里宁格勒守军可能因补给断绝而崩溃。

北约的底气还来自地缘包围网。2023年芬兰加入北约,瑞典完成入约程序后,波罗的海已近乎“北约内海”,加里宁格勒成为被32国围困的孤岛。

多纳休的狂言背后,是北约近年最大规模军演的支撑:4月,北约在俄边境集结5万兵力,模拟“夺取飞地”行动,甚至演练用网络战瘫痪俄导弹系统。

北约的加里宁格勒威胁,恰逢俄乌冲突的关键节点。7月14日,特朗普向普京发出50天停火通牒,威胁对俄贸易伙伴征收100%关税。

而普京的反制迅疾而微妙:7月16日,俄军无人机“精准误炸”乌克兰文尼察的巴林内克工厂——该厂属于波兰首富米哈乌·索洛沃夫,造成两名波兰公民重伤。

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直指袭击“绝非偶然”:“无人机从三个方向锁定目标,这是蓄意测试北约第五条的底线!”

俄罗斯的意图赤裸裸:若北约敢用乌克兰战场消耗俄军,俄方就打击波兰资产,逼迫华沙主动要求援引北约集体防御条款,从而检验美欧是否愿为波兰赌上核战争。

当前的对峙数据触目惊心:俄罗斯核武库保有5459枚核弹头,美国5177枚,其中加里宁格勒部署的战术核武器处于高度戒备;

俄军近期试射“奥列什尼克”高超音速导弹,速度达10马赫,可突破北约现有反导系统;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核战争风险已达冷战以来峰值!”

俄罗斯已放弃履行《中导条约》,若美国在波兰部署中程导弹,加里宁格勒的核弹头瞄准镜将立即校准。

而北约的“逐步试探”策略更让局势濒临失控——当西方武器源源不断输入乌克兰,俄方直接认定:“每一枚击中俄本土的‘海马斯’火箭弹,都是北约的参战宣言。”

首页
电话咨询
QQ咨询
新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