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天,南海那边风起云涌,印度和菲律宾突然联手搞了个首次双边海上军演,直指咱们中国,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想想看,印度那边本来就对咱们在雅鲁藏布江建水电站有意见,结果转头就拉着菲律宾在南海秀肌肉,时间点卡得死死的。结果呢,演习刚结束没多久,咱们中国就跟巴基斯坦搞了个大规模空军联合演习,这反手一击,告诉大家,主权问题上谁也别想占便宜。
先说说背景吧,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是咱们中国的一个大项目,主要为了解决国内能源需求。河道在青藏高原下游,工程规模全球最大,投资上千亿,目标是发电量超过三峡大坝的三倍。这事儿从2025年7月正式开工,印度那边马上就坐不住了。因为这条河进入印度后叫布拉马普特拉河,对他们东北部的农业和供水至关重要。
印度政府多次表达担忧,说怕咱们控制水流,影响下游水资源安全。孟加拉国也跟着附和,担心洪水或干旱问题。欧美一些非政府组织跳出来添乱,发布报告说工程会破坏高原生态,建议下游国家联合施压。这些组织的影响力不小,通过媒体放大声音,搞得国际舆论有点乱。
印度没法直接干预上游工程,就从侧面找平衡点。南海问题成了他们的切入点,因为菲律宾在那儿跟咱们有争端,黄岩岛就是焦点。2025年8月3日至4日,印度和菲律宾海军在菲律宾西海岸举行首次双边海上联合演习,位置选在面向南海、靠近黄岩岛的水域。
这次演习包括舰艇巡逻、反潜训练和补给操作,印度派了驱逐舰,菲律宾出动巡逻艇,规模不算太大,但信号很明确。印媒报道说,这是两国加强军事合作的标志,旨在提升区域安全对话。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上台后,推动对外关系调整,尤其在南海权益上靠向美国和盟友,这次跟印度合作,也是在分散风险。
为什么时间这么巧?演习正好在小马科斯计划访印前夕,从8月4日到8日,他去德里跟莫迪谈双边合作。两人之前在多边场合见过面,这次是正式访问,讨论贸易、军事和投资。小马科斯家族背景复杂,但他上任后注重经济恢复和南海维护,莫迪则想通过支持菲律宾牵制中国在南海的动作。莫迪从2014年当总理以来,推动印度在印太地区的角色,民族志愿服务团出身的他,政策偏向民族主义,处理边境争端时立场强硬。小马科斯则继承父亲的政治遗产,在国内面对通胀和灾害挑战,对外寻求盟友平衡力量。
演习的敏感性在于位置,靠近黄岩岛,那儿是中菲争议区。印度海军舰艇从本土穿越印度洋过来,菲律宾海军本地调动,这次合作是两国国防关系升级的体现。之前他们有导弹销售和对话,但首次海上军演标志着从对话到行动的转变。印度想提醒中国,如果上游水电工程影响下游,他们可以在南海支持菲律宾,联合施压。这招拐弯抹角,但逻辑上说得通,各方都在用杠杆维护利益。
结果呢,演习刚收尾,不到24小时,咱们中国就公布了跟巴基斯坦的大规模空军联合演习。地点靠近印度边境,涉及多架战机,模拟空中对抗和侦察。这次演习没公布具体时间,但时机紧跟印菲动作,意图反制明显。中国空军部队集结西部基地,巴基斯坦空军从本土起飞,强调实战能力。
外交部声明说,这是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常规活动,但大家都知道,这是回应印度在南海的举动。巴基斯坦是咱们的铁杆盟友,中巴经济走廊在推进,军事合作包括武器销售和联合训练,这次空军演习强化了双边纽带。
整个事件反映了区域博弈的连锁反应。雅鲁藏布江工程本是为国内用电,但下游国家担心水资源安全,导致印度转向南海施压。印菲军演提升了他们的合作,但也加剧了南海紧张。中国反制通过中巴空军演习,展示决心,不让步主权问题。
莫迪和小马科斯各自推进政策,莫迪专注全球定位,小马科斯处理南海事务。后续发展中,印度加强东北边防,菲律宾增加南海巡逻,中国继续工程推进,同时与巴基斯坦深化合作。局势保持平衡,但潜在风险在,各方需对话化解分歧。
这事儿接地气地说,就跟邻居间抢水源一样,大家都想多占点,但谁也别想独吞。印度拉菲律宾,是想借力打力,中国联巴基斯坦,是以牙还牙。逻辑上,地缘政治总这样,你动我这儿,我戳你那儿。内涵在于,合作比对抗好,但主权红线碰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