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7月的大新闻,怎么都绕不开那个新鲜玩意——领克07 EM-P跟国产爆款3A游戏《明末:渊虚之羽》整出的那波跨界联名痛车了吧?
刚听到这事,咱还真有点纳闷:一边是新能源车,主打科技感和环保,一边是以克苏鲁翻改中华神话冲上Steam全球热榜的国产游戏,两边本来井水不犯河水,现在居然走到一块儿聊起“文化自信”?说实话,这事刚一冒头,舆论场上可是立马炸了锅——这是不是纯噱头?到底谁在乎痛不痛车、神话不神话的,买车难道还要看玩过啥游戏嘛?不过呢,等你真跑到BilibiliWorld现场,绕着那辆定制版痛车转上几圈,再瞄一眼满场的年轻脸庞和手机镜头,不得不承认:这波联动,背后还真有点门道。
先不说情怀,咱们先开脑洞——车能不能成文化符号?今儿还真别说难听的。过去说买车是身份的象征,无非高矮胖瘦、大净方圆,对大部分人来说,开啥车就是出去代个步。当然了,谁家还没几个老说“老三样”实用型选手。但时代在变啊。现在的年轻人,对车的要求,都快赶上选对象了!不仅得好开,还得好看——而且,这个“好看”,不是大红大紫、金玉其外,而是得有故事、有调性、有点文化槽点!一辆能打的新能源车,不再只是个钢铁小马达,它得同时满足科技树、审美值和社交属性,而这个社交属性,现在就经常体现在喜欢组团打卡、在线晒单、偶尔再顺手整点二次元梗,活脱脱成了一个聊得开、有脾气的潮人伙伴。正巧,《明末:渊虚之羽》本身就是能引发中二魂燃烧的幻想IP,克苏鲁一嫁接,传统神话立马多了点悬疑和暗黑buff,那种神秘劲儿,和硬核机械美学一碰,确实不一样。
你看展台设计,小心机其实藏了好几个。屏幕上轮播的场景视频,一边是游戏里血色月下“子规啼血”,一边是车尾红晶体灯带闪闪发亮,那种气氛,说像是ACG二次元和工业朋克“谈恋爱”,一点都不过分。车门上的流线条,就是借了“羽人国”羽翼的元素,既飘逸又不失锋芒,说实话,这种把神话故事转译进车身细节的路数,放十年前,估计没人信。但现在还真有人吃这套,尤其年轻人。他们愿意花时间去扫码“神话解码”,细细咂摸纹样背后的寓意,玩得不亦乐乎。明明是传统文化,却成了B站打卡发朋友圈的必备利器,这种反差,有点意思。
关于车本身,领克07 EM-P走的“都市对立美学”,项目组专门给起了个拽拽的英文名The Next Day。直白说,这就是东方审美和前卫工业风的中和。别说,你看那“Y”型破晓之光灯,真有点书法笔锋的劲道,还是带点赛博未来味的那种。车头整得极扁,线条简明,没多余花哨,为的是让侧边那些神话纹饰显眼。有点像啥?就像你刷短视频,看着都是内容创作者,可那几个封面做得彩蛋满满的,一下就把你眼球吸走。再加上曙光雕刻锋线从头延到尾,既有传统雕刻的精致肌理,又带金属冷感。说白了,这玩意扔进市区马路,真的有点既中国又国际,既青春又严肃的错位美学。
还有颜色,官方下了一番功夫:旷晶绿、高级的浮光紫、再弄一个曜银,别以为只是涂个桶,实际上,旷晶绿呼应山林自然,车如同走在幻想里的古代秘境;浮光紫又配合游戏的神秘暗影,轻松衍生一堆梗,朋友圈晒照完全不担心落俗——配色和典故的联动,是实打实的社交小心机。简单说,就是针对年轻人玩的——什么叫热搜体质,你朋友圈里一大半人打个卡,才叫流量密码。
最有穿透力的,还得说是现场体验。展会上,那辆痛车不仅自己美,还带动一片玩家围观:有人对着车屁股的晶体灯评头论足,有人配合现场互动道具,扫码查纹样典故,谁能想到,小时候在课本里死记硬背的“子规啼血”,现在成了车灯的美学注脚?本来枯燥、太远的文化符号,摇身一变,混了点梗、加了点趣味,瞬间和当代年轻人拉近了距离。这就像是把博物馆请进了街头,让平面历史变成3D体验,操作很6。
当然,做联名也不仅是玩花活儿——买单才是真章。官方直接甩出一堆限时礼,什么购车臻享礼、超享焕新礼,金融方案也满是学生党友好话术,日供低到122块起,限量版还划定售价区间,打的是“还不快上车”的催单牌。再加上一句“9月下旬激光雷达版上市后权益调整”,这一提醒,熟悉的骚操作,既制造“窗口焦虑”,又拿捏了不愿等升级的用户心理。年轻消费力,就这么被调动起来,真有点让人防不胜防。
说到结合“传统+趣味”这套法门,成效其实挺罕见的。以前谈中国文化自信,不外乎看纪录片、逛博物馆、吹国风手游,但和新能源车的结合?有点未曾设想的道路。不能说所有人都买账,但面对海量信息轰炸和同质化内卷,想让一辆车在年轻人心里种草,不花点小聪明,真有点难。毕竟,不是每个人都看中续航里程、百公里加速这些冰冷参数,而是更想要那种“见到你,就觉得你和我是一挂的”情绪链接。这不,领克07 EM-P偷师了新国潮套路,把严肃神话玩成年轻社交梗,就挺能撩。
对车企来说,这其实成了个活体案例。以后大家再讨论新能源还能怎么玩花样,就有了新的模板可抄:不只拷贝性能,还能从文化入手,从生活方式切角,软硬件结合——有机械的冷静,也有故事的温度。有意思的是,这波操作还没看出边界在哪,今后难保不会看到更多意想不到的跨界组合,“A跟B强行碰瓷”可能变成新常态。想想看,也挺带感。就像大家都在吐槽内卷时,也有人玩出了新花样,让文化自信从囧态学变成日常“自来水”,新意思满满。
当然了,事无完美。这种风格的痛车和神话联动,短时间里可能会被核心玩家、二次元群体追捧,久之未必能持续引流,消费习惯变幻无常,怎么把这股热潮稳定转化成品牌资产,还有待多练内功。话说回来,所有新鲜玩法都有周期,你只要能在其中挖出灵魂共鸣,起码这波尝试就算稳了。
所以说,领克07 EM-P和《明末:渊虚之羽》的联名,其实不是一锤子买卖,更像是在新能源同质化时代,祭出的“文化破圈”操作。买车不再只是选交通工具,更是一场个人趣味与圈层话语权的社交试炼。你喜欢它,不只是为了一键起步这一秒冲刺,而是因为,咱们悄摸摸把祖宗故事开成了赛博机甲,生活里多了点“讲究”,话语里也多了分“敢整”。要是能让哪怕三分之一的年轻人自豪地说:“对,这就是我心中的中国神话、未来出行”,这事儿就没白干。
你怎么看,传统文化和科技新品是不是能擦出新火花?撩你心动,还是觉得有点装?评论区聊聊呗。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