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两点
“这里所说的‘离职’意指普京已卸任,不再具备之前的职位影响力。至于他离职的具体原因,我们暂不揣测,因为这并非讨论的核心。”
那么,如果普京某日卸任,不再在俄罗斯政治舞台上扮演关键角色,俄乌之间的冲突是否会随之平息?
这并非闲得无聊的胡乱猜测,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曾多次郑重指出:只要普京总统在位,乌克兰便无意与俄罗斯展开谈判。去年年底,他更进一步。若普京不幸离世,俄乌之间的冲突或许有望朝着和平的途径得以解决。”
泽连斯基的话语方才落地,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随即轻笑出声,回应道:泽连斯基似乎并不懂得感恩,即便俄罗斯选择放弃其斩首计划,他亦未将其视为一种仁慈之举。”
必须重申,这些情况都是确凿无疑已发生的。若您存疑,不妨自行查证。然而,从这些激烈的言辞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存在以下两个关键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其一:泽连斯基对普京的仇恨极深,简直到了“恨不得他生不如死”的地步。
其二,普京持有一个独特的观点,即泽连斯基理应享有生命的权利。因此,在俄乌冲突爆发,俄军如同摧枯拉朽般挺进基辅,泽连斯基面临被暗杀的危机时,普京下达了停止这一行动的命令。随后,俄军撤出了基辅,转而与马里乌波尔的钢铁厂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至此,外界广泛讨论的“俄军表现不佳”的现象,似乎找到了一个圆满的答案。原来这一切都是普京在关键时刻做出的决定!换句话说,目前俄乌冲突的僵局,可能正是普京预谋中的结果——这可信吗?我既不清楚,也不愿深究,正如之前所述,这并非关键所在。
实则关键在于:假如普京真的离任,俄乌冲突是否真会如泽连斯基所言那样得以解决?
二、普京的困局
历经一年多的俄乌冲突,众说纷纭,各种分析层出不穷。然而,其中有一个观点被频繁提及,那就是俄罗斯在冲突中仅对乌克兰的军事目标采取行动,而未对民用设施造成破坏。尽管外界战火纷飞,乌克兰民众的生活仍得以维持,甚至出现了上网直播等令人瞩目的现象。
尤其是在进行一番对比之后,美国当年对萨达姆展开的“沙漠盾牌”行动,其手段之严厉,与俄军的行动形成鲜明对比,后者简直显得过于宽容,乃至令人难以置信。这其中隐含的意思是:俄军起初并未全力以赴,这才导致了如今陷入的被动局面。
的确,普京为何没有效仿西方国家所展现的“遇强则强,遇佛杀佛”的强硬作风呢?有人认为,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关系看似亲密,实则不然。究其根本,普京在本质上更倾向于俄罗斯的“鸽派”立场,亦或是“理性”派别的代表。
稍有俄罗斯历史常识的人,皆知该国一旦陷入狂热,便极不顾武德。正因他们过去的数次狂暴行为,才使得俄罗斯国土面积如气球般急剧扩张,却也让周边国家,尤其是欧洲各国,对俄罗斯心怀极大恐惧。他们宁愿承受美国的挤压,也决意将俄罗斯遏制于乌克兰之外。
作为总统,普京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众矢之的。这种情况不仅体现在外界,同样也源于国内。众所周知,俄罗斯的“鹰派”人士对普京所展现的“仁慈”态度深感不满,他们认为这是一种软弱的表现。
这一群体通常被称作“民粹派”,他们才是真正代表那头“北极熊”的力量,然而,他们却暂时被普京所代表的“鸽派”所压制。普京所领导的“鸽派”亦被称作“希拉维克集团”,而“民粹派”则被称为“皇俄”。
至于那些倾向亲美或亲西方的派别,它们均被统称为“希拉维克集团”。需知,普京上台初期,曾积极倡导俄罗斯与美国拉近关系,并有意加入欧盟,甚至北约。正是由于俄罗斯的加入,原本的西方“G7集团”更名为“G8集团”。
对于咱们中国人而言,得益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传承,我们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历史观念:一旦遭遇衰落,便会退守至汉地十八省,凭借其肥沃的土地与丰富的人口资源,静待时机成熟,再从头开始,实现一场惊天动地的极限反弹。因此,我们历史观念的核心在于:以汉地十八省为根据地,同时拥有众多天险作为坚固的屏障。
审视俄罗斯,其核心地带究竟位于何方?答案显然在欧洲。然而,在广阔的东欧平原上,仅有寥寥数条河流堪称为“天险”。遗憾的是,冬季到来时,河流结冰,所谓的天险便化为坦途。这样的地理环境(生存空间)导致了他们极度的安全隐患。
俄罗斯的“鹰派”势力历来强大且根基深厚。正因如此,普京总统面临着一种看似双线作战的局面:一方面,他对抗着乌克兰(以及西方势力);另一方面,他还要应对国内的挑战。他如同走钢丝一般,小心翼翼地维持着平衡。正是这种状况,使得乌克兰陷入了所谓的“困局”。而所谓的“困局”,实则意味着仍有一线希望存在。
三、泽连斯基之悲
洞悉普京所面临的困境之后,再审视泽连斯基那自信的言辞,是否不禁为他的处境感到一丝惋惜?毕竟,如果普京真的卸任,俄罗斯很可能由“鹰派”势力掌权。
须知,在泽连斯基擅自行动,炸毁克里米亚大桥之际,拜登一度陷入极度紧张,担忧俄罗斯可能的报复。直至普京对乌克兰多处基础设施发起攻击,拜登方才松了一口气,难得对普京给予了赞赏。理性的人”。
若你对拜登的这一举动感到困惑或觉得滑稽,实则他最明白,若俄罗斯当时采取疯狂的报复行动,其后果将无法预测,那时他真的将置身于火山口边缘。
看懂了拜登对普京的评价。理性的人若普京一旦离任,俄罗斯鹰派势力上台,缺乏普京的权威支持,很可能会以乌克兰为突破口进行试探。届时,俄罗斯是否还会继续采取“谨慎”的策略?俄乌冲突很可能会蔓延——蔓延至何方?无人能准确预测,亦无人敢轻易预言!
有观点认为,若普京退位,难道不会是亲西方的势力掌权?其实,这一点在前文中已经阐述,普京身边的“鸽派”成员,正是这一势力的代表。
其二,俄罗斯实际上已至“山穷水尽、筋疲力竭”之境,普京在启动俄乌冲突之际所获得的民众支持度,正是这一状况的有力佐证。
所以,我们推断“鹰派”领导上台的可能性很大。一旦泽连斯基面对这样的鹰派对手,他恐怕无法继续像现在这样频繁地周游世界寻求支持,或者频繁发表演讲展示自己的能力,而很可能是……后悔不迭当初为何未及时与普京谈判?
归根结底,劝和促谈方显至高无上之仁爱,唯有促使俄乌冲突早日实现和平解决,方为至善之策。这不仅是对俄罗斯与乌克兰双方的负责任之举,更是对全人类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