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这东西啊,多少年没见了还阴魂不散。
韩国人拼了命想甩掉,结果扔出门一圈,汉字又活蹦乱跳回来了,这叫啥?
像极了家里赶出去的老猫,转一圈又自己钻回来,还理直气壮地占了沙发。
你说气人不气人?
偏偏这毛病还治不了。
首尔光化门修牌匾那一幕,谁都没想到会炸锅。
挂个汉字牌匾,几乎让全韩国吵成麻辣烫了。
有人抱着祖宗的规矩不撒手,说挂汉字才讲究。
也有人气得直跺脚,觉得都独立多少年了,还用啥汉字,没出息。
结果,最后汉字匾额是挂上去了,底下还要贴一行小字,美名其曰“古代遗风”,意思就是跟现代没关系了。
你说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
嘴上说不要,心里还不得不服。
说起来,韩国跟汉字这段关系,真是又爱又恨。
1945年日本殖民结束以后,韩国人那劲头别提多大,一心想摘掉所有“外来”的标签。
汉字成了头号公敌。
1948年,法律一声令下,公文再也不能用汉字,你爱写不写。
1957年,小学课本把汉字都踢出去了。
到了1970年,中学也跟进,生怕漏了一点。
街头巷尾,原本招牌上的汉字刷刷全换成韩文,看的让人眼晕。
可惜啊,这画虎不成反类犬。
汉字一没,麻烦来了。
韩语这玩意儿,同音词多得和超市促销似的,动不动就撞车。
医院里医生开处方,可能写错药;合同里少个字,你打官司都能吵到天亮。
发音一样,意思却能拐三道弯。
搞得大家人心惶惶,有时一纸通知能让整个小区搬家。
说“防水工程”,结果全体搬家以为要“放水淹楼”,都成段子了。
还有名字。
韩国人名字本来就常见,有了汉字才能分清楚谁是谁。
身份证上没标注汉字,李某和李某,金某和金某,全都长一个样,银行存钱都能走错门。
结果身份系统又被倒逼着加回汉字,不然真就乱成一锅粥。
最伤的,还是和历史断了线。
翻自家族谱,年轻人一个字都不认得,祖宗的名字像天书。
历史书也成了“外语读物”。
满肚子尴尬,谁心里没点数?
你说真要扔,怎么又扔不掉呢?
问题还不仅如此。
现代社会一环套一环。
经济、教育、科技这些词,全是汉字词。
你说不用吧,你得造新词,结果全社会都听不懂。
有人试着用英文词,结果学生课上跟着发愣。
到后头,搞科技、写论文、上银行、签合同,这些关键环节统统绕不开汉字。
你说讽刺不讽刺?
2009年,二十个韩国前总理联名上书,说要把汉字教育捡起来。
大企业招聘时明着要求:会汉字才行。
高考也把汉字拼音考进去了。
银行考职员,直接考你汉字水准。
这不是转一圈回来,又钻进汉字怀里了嘛。
嘴上一百个不愿意,身体还是很诚实。
最有趣的是网络上的声音。
有的网友直接说:“这不是中国拼音是什么?”有的说,“认祖归宗又没什么大不了。”有人忿忿不平:“非要画地为牢,最后害的是自己。”还有的调侃:“汉字和韩文就是左手右手,缺一只还能活?”
一面说脱离汉字就能文化自信,转头又把汉字捧上神坛当救命稻草。
韩国社会,表面一套,里子一套。
孩子们在学校学韩文,课后还得偷偷补汉字。
婚礼请帖用汉字觉得体面,身份证非得标明汉字才放心。
就像抹不开面子,又抹不下里子。
可话说回来,韩国人也不是没道理。
谁都想有个独立的身份。
只不过,骨头缝里透出来的文化,真不是想换就能换的。
就像你家祖传的老汤,哪怕后来换了大厨,味道里还是有过去的影子。
文化的底子一旦有了,一刀切下去,后面还得自己缝回来。
现在的韩国,表面光鲜,实则心里分裂。
新闻里避免用汉字,可现实生活里没了汉字就像没电的手机,干啥都不顺手。
银行、医院、法院,一没有汉字,立马乱套。
就算嘴上说不要,实际生活还是得靠汉字撑着。
说到底,韩文和汉字这关系,像是吵了一辈子的老夫老妻,嘴上离婚,家里分不开。
你说,韩国要不要彻底断了和汉字的联系?
现实给的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谁敢赌一个现代社会能离得开汉字底子?
韩国的汉字词占比六成以上,这不是你说扔就能扔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韩语和汉字这事,争了几十年,最后还是要握手言和。
韩国社会现在就像一个两面人。
表面讲独立,底下还得靠汉字过日子。
你说这种“面子里子分离”,能长久吗?
还有网友说,现代人都在用“祖宗留下的汉字”混饭吃,这不是最大的讽刺吗?
韩国人对汉字的态度,也像极了喝凉水喝到牙疼。
明知道有用,还要躲着点用,生怕别人说三道四。
结果呢?
高考、银行、身份证全都离不开。
反而是那些大公司、学者、专家,悄悄把汉字当成“秘密武器”。
你说这场文化切割,最后割疼的是谁?
光化门上的汉字牌匾,成了韩国人心头的疙瘩。
有人说是尊重历史,有人说是认同过去。
不管理由说得多漂亮,现实就是:没了汉字,日子还真不好过。
你说,放着好好的文化不用,非得折腾来折腾去,图啥?
真就为了那点面子?
生活本就是个大染缸。
你想挑干净,早晚还是要混一块儿。
韩国人这几十年折腾来折腾去,到头来还是要捡起汉字继续用。
有人说这是历史的倒退,有人说是现实的妥协。
说白了,就是过日子要实用——有啥用啥,谁还管面子啊。
一句话,如果真的能彻底甩开汉字,那韩国的身份证、银行、学术、生活,能有现在这么顺溜吗?
大家都说文化要有根,可要是割了自己的根,能不能长出新芽?
有些东西,割得掉吗?
你说,韩语到底是不是“中国拼音”?
汉字到底还能不能继续用?
谁有真本事,谁能说清楚?
有本事你来评论区说说,韩国这道“文化大菜”,到底怎么吃才不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