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杆在灯光下闪着冷光,赵心童俯身瞄准那颗关键红球,全场观众屏住呼吸。
"啪!"红球应声落袋,紧跟着一杆87分清台,比分定格在5-4。这场在上海体育馆上演的斯诺克半决赛,硬是把观众们看得手心冒汗,有人连爆米花都忘了往嘴里送。
凯伦·威尔逊擦了擦额头的汗,这英国小伙儿今天算是碰上硬茬子了。两人之前四次交手各赢两场,这次在上海大师赛半决赛碰头,活脱脱就是一场"华山论剑"。首局比赛两人打得那叫一个谨慎,球杆在手里转来转去,就是不肯轻易出手。解说员都忍不住调侃:"这二位是在比谁更有耐心呢?"直到第七分钟,赵心童才抓住机会连下三城,70-24先拔头筹。
威尔逊可不是吃素的,第二局直接来了个下马威。一杆54分打得行云流水,74-8把比分扳平。现场英国球迷激动得直跺脚,有个大哥差点把啤酒洒在前排观众身上。赵心童倒是不慌不忙,第三局稳稳当当拿下79分,再次把比分超出。这你来我往的架势,活像两个武林高手在过招,见招拆招,谁也不让谁。
第四局彻底点燃了现场气氛。赵心童一杆113分清台,那颗黑球走位简直神了,就像装了导航似的。有观众掏出手机录像,嘴里念叨着:"这球我得录下来回家慢慢看。"威尔逊在场边擦着球杆,眼神里透着不服输的劲儿。果然第五局他就还以颜色,69-12把比分追成3-2。这比赛看得人心里直痒痒,就跟看悬疑片似的,永远猜不到下一分钟会发生什么。
中场休息时,场馆里嗡嗡的议论声就没停过。有个戴眼镜的小伙儿跟同伴分析:"赵心童今天长台准得吓人,但威尔逊的防守真是铜墙铁壁。"正说着,第六局就开始了。威尔逊像是打了鸡血,一杆70分直接零封对手,126-0把比分扳成3-3。现场英国球迷的欢呼声差点把屋顶掀了,有个大叔激动得把领带都扯松了。
第七局成了转折点。威尔逊一个简单的红球失误,赵心童眼睛一亮,抓住机会就是一顿猛攻。111-26,比分变成4-3。有观众开玩笑说:"这球打得,跟打游戏开了外挂似的。"威尔逊也不含糊,第八局95-8再次追平。比赛进行到这个份上,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较量,更像是心理素质的终极考验。
决胜的第九局,赵心童彻底放开了手脚。一杆125分清台,最后一颗黑球进袋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有个老大爷激动地拍着大腿:"好小子!给咱中国人长脸!"威尔逊虽然落后,但脸上看不出半点沮丧。这英国小伙儿擦着球杆,眼神里写满了"咱们晚上接着干"的斗志。
斯诺克在上海的火爆程度这几年是越来越高了。记得十年前大师赛刚落户上海时,观众席都坐不满。现在可好,门票开售三分钟就被抢光,黄牛票都能炒到原价的三倍。这项起源于英国的绅士运动,在中国硬是玩出了新花样。有球迷说看斯诺克就像下象棋,既要算计又要胆识;也有人说这运动跟钓鱼似的,比的就是谁更沉得住气。
比赛结束后,两位选手的表现成了热议话题。体育论坛里有人发帖:"赵心童今天这准度,跟装了激光瞄准器似的。"下面跟帖说:"威尔逊的防守才叫绝,好几次救球看得我直拍大腿。"专业人士分析,这场比赛之所以精彩,就在于两位选手风格迥异却又势均力敌。赵心童擅长进攻,长台准度惊人;威尔逊防守稳健,心理素质过硬。
场馆里的灯光渐渐暗下来,工作人员开始收拾场地。观众们依依不舍地离场,三三两两讨论着晚上的决赛。有个小朋友拽着爸爸的衣角问:"为什么那个叔叔打球时要屏住呼吸?"爸爸笑着解释:"这就跟你考试时要专心一样。"远处传来小贩的叫卖声:"热狗!爆米花!晚上七点半的比赛接着看咯!"
这场半决赛的第一阶段虽然结束,但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晚上七点半的第二阶段,19局10胜的赛制意味着选手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资深球迷预测,比赛很可能会打到决胜局才能分出胜负。场馆外的电子屏上滚动着比分和选手信息,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观看。上海这座城市的夜晚,因为这场斯诺克盛宴而格外热闹。
本文创作的目的就是要传播积极向上的能量,绝对不允许有任何低级趣味或者违反规定的内容存在。要是发生了侵权的事情,就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把这个事情处理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