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一千A型号即将突破,院士预告好消息,国产C919迎来新希望

发布日期:2025-08-06 点击次数:176

对于一架飞机来说,发动机毫无疑问就是它的“心脏”。它不仅决定飞机是不是能起飞,还影响飞行的平稳程度以及飞得多远。而所谓的“人类工业的皇冠”,航空发动机(尤其是战斗机用的发动机)不仅需要动力强劲,还要保证可靠性、稳定性、燃油效率和使用寿命,所以制造这类发动机绝非易事。很多国家虽然能制造出飞机或战斗机,却很难自主研发出发动机,例如印度的光辉战斗机搭载的是美国的F-404发动机,韩国的KF-21隐形战斗机则使用美制的F-414发动机。

自2000年起,我国在军用航空发动机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我们相继开发出了涡扇-10“太行”系列,涡扇-15“峨眉”以及涡扇-19“黄山”这几款发动机。现在,我国的空军和海军现役战机全部换装了国产自主研发的涡扇发动机。再加上,运-20大型运输机也装备了自主研制的涡扇-20发动机,基本上可以说我国在军用发动机的设计和研发上实现了完全的自主,不再依赖进口任何军用发动机。不过在民用飞机方面,过去我国产品还是依赖引进外国发动机。

我国产的C-919大型商用飞机目前配备的还是由美法共同研发的LEAP-1C发动机。这款发动机经过多年的使用,技术和性能都变得非常稳定可靠。可是,依靠进口发动机也存在个不能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很可能被“卡脖子”。之前,美国多次借助LEAP-1C发动机的问题进行文章,多次威胁停止供应,这也在一些重要的经济和贸易谈判中施加压力。所以,只靠进口发动机显然不是个稳妥的选择。要让我国的大型飞机在未来不受任何制约,就必须自主研发出属于自己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在这方面,我国其实早就做好了准备,那就是国产的长江-1000A(CJ-1000A)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早在2006年,C-919飞机刚刚立项的时候,关于研发自主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计划就已经确定了。到了2011年6月29日,我国正式启动了国产大飞机发动机项目,并把这个项目命名为长江-1000A。十多年来,这个研发工作到底到了什么程度,成为网友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日前,央视的一期节目就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最近,央视的《鲁健访谈》栏目请来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彦仲做客。在这次交流中,张彦仲院士提到长江-1000A发动机的情况,他表示:“长江-1000A发动机大概很快能解决”,还说:“我们的国产发动机长江-1000A,正按照既定的计划一步步推进,当前的进展非常顺利,什么时候装配到国产飞机上,你们就可以期待好消息了!”这番话明显在传达一个信息:长江-1000A发动机的研发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很快就会传出喜讯。

张彦仲院士不仅主持了我国C-919大飞机及其配套发动机关键技术的评审工作,还负责了长江-1000A发动机验证机的总体方案审查。可以说,无论是在C-919项目还是长江-1000A发动机上,院士都是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他掌握的消息一定是最具权威性的。当他在节目中明确提到“长江-1000A很快能解决”,并告诉大家“好消息快来了”,这其实充分表明我国产的商业大型客机用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研发工作即将迎来突破。

实际上,随着涡扇-10系列、涡扇-15以及涡扇-20等一系列先进的军用发动机逐一研发成功,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我国的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也一定能克服各种技术难题,取得突破。长江-1000A不过是我国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研发的起点,目前,C-929大型宽体客机也已进入初步设计阶段。我们还为C-929准备了推力更大的长江-2000发动机。有了C-919和长江-1000A这两款坚实的基础,接下来,C-929宽体客机和长江-2000发动机预计能更快地实现研发突破。

首页
电话咨询
QQ咨询
意昂体育介绍